2021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
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
一、 指导思想
2021学年是学校第五轮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,学校继续走科研强校之路,只有以科研为基石,才能办好卓越学校、培育卓越人才。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要强化学习意识、问题意识、方法意识、反思意识、数据意识、资料意识、连接意识和成果意识。
核心词:科研教学一体 、贯通理论实践
二、 关键事件
1、 省十三五规划办课题结题
2、 省十四五规划办课题开题
3、 校级课题(市级备案课题)第一阶段研究
4、 市专项课题结题
三、 具体安排
本学期教科研工作室的重点为“提升研究品质,增强研究实效”。把科研立项工作落实到常态化教学工作中去,使之成为助推教学科研、指引科研方向、强化育人效果的原生动力。挖掘研究热点,聚焦研究问题,引导教师团队开展有意义、有实效的研究。具体以三个方面来开展:
组建以课题组和项目组为骨干的研修团队
根据上学期的科研团队工作 成效,学校申报了8个市级备案课题,本学期将继续打造一支有战斗力、有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,以课题组、项目组核心成员为骨干力量,开展研修活动。通过课题管理、科研指导、梯队建设、孵化成果四个抓手来实施。
设计科研系列活动,加强科研指导与服务
加强科研指导。组织安排有关专家开展校级培训,针对教师急需的科研问题进行指导,如“论文写作、课题申报、研究方法”等。同时,深入挖掘校内的优质教师、名师、专家资源,充分发挥优质师资能量,辐射周边。
深挖教学关键问题,提升教育科研价值
结合学校3S课堂研究,以“强化问题意识,抓好主题教研”为主要工作思路,把课题看成是分解问题的尝试与研究,其宗旨仍然是为教学实效服务,开展课堂研究,优化课堂,着眼于“教”和“学”,结合学校数字化教学研究,放眼到线上线下,扩大到家校内外 。
目前学校课题情况梳理如下:
课题名称 | 主持人 | 课题立项部门 |
基于“家国情怀”培养目标的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| 王震霄 | 省十三五规划课题(青年资助) |
基于“纪实•交流•反思”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 | 王燕 |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|
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构建“同质选学,异质合作”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| 毛文意 | 市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 |
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践研究 | 商坤 | 市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 |
《以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初中STEAM课程设计、开发与应用研究》 | 程园 澍辰 | 全国教育科学“十三五”规划课题办 |
数字化环境下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、学、评的研究 | 蒋士绚 朱苏兰 | 市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 |
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 | 蒋毅嘉 | 市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 |
基于数学文化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| 贾婷婷 薛鸿究 | 市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 |
渗透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设计的研究 | 杨澍辰 | 市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 |
“四史”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践研究 | 刘文明 唐丽丽 | 市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 |
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实践研究 | 沈一菲 | 市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 |
“雁”文化之“青雁立行”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| 黄晔 生雯 | 市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 |
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下的学校体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 | 沈一菲 | 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课题 |
思维发展视域下的人工智能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| 毛文意 王静 | 省十四五规划课题 |
以课题管理为契机,一方面重视扎实研究过程的推进与管理,另一方面加强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
加强梯队建设,与课程研发中心合力打造教学沙龙团队,以各项教学研究系列活动为载体。同时继续做好校名师工作室各项管理工作,落实到常态活动中去,关注活动留痕。对教学沙龙团队的科研能力进行培养,学期内开展常态化记录四平台,第一为学习平台,每月由团队成员推荐学习资源,第二为资料平台,收集课题、项目、工作室平时的过程性资料,留下研究痕迹,第三为交流平台,组织线上线下沙龙研讨,第四为反思平台,注重阶段总结与反思交流。论文征集活动,要求所有教学沙龙团队成员全员参与。
重视孵化成果:重视成果凝练和总结,重视成果应用与推广,重视提升品质和水平,重视各级各类成果申报。为申报重市级重大项目储备资源,提升学校科研品质。
2022.2 校教科研中心